欢迎访问孝感市纪委监委网站! 今天是: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>县市动态

应城:“三资”监管出实招 护航乡村振兴

发表日期: 2025-03-08 10:21 作者:吴凡 来源: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点击量

“村里的‘三资’用得合不合理?有没有闲置浪费的情况?账目都清不清楚?” 近日,应城市纪委监委干部来到三合镇高卢村,对该村 “三资” 监管情况开展调研。

近年来,应城市纪委监委围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、集体经济合同、工程项目管理等重点领域,精心制定整治工作方案,明确工作方向与目标。同时,充分考虑各乡镇的地理位置、村集体 “三资” 规模等实际情况,将全市划分为多个协作区,以协作区为单位分片开展监督。这一举措让农村集体 “三资” 监管从最初的 “试点探索” 稳步迈向 “全域开花”。

为了让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,应城市纪委监委充分调动基层力量。推动全市293个村(社区)组建核查小组,成员包括驻村干部、“两委” 成员、老党员以及村民代表。他们深入各村(社区),通过走村入户、座谈交流等方式,全面排查资金使用不规范、资源闲置等问题。去年以来,已清查账面资金1.78亿元、集体资产9.5亿元、集体资源 15.96万亩,彻底摸清了全市各村(社区)的集体 “家底”,让过去的 “糊涂账” 变成了如今的 “明白账”。

“村干部上报的租金收入和村级实际收支明细对不上,这里面可能存在村干部截留集体土地租金的问题。” 应城市纪委监委的监督模型在经过大量数据的分析比对后,发现某村集体土地租赁的预警信息。收到这条预警信息后,应城市纪委监委迅速成立专项调查组,对该线索进行核实处理。

在数字化时代,数字赋能成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关键一招。应城市纪委监委通过采集全市区域基站建设情况、村干部及家属身份信息等数据,构建起 “农村基站租金入账问题” 监督模型,成功预警问题线索198条,筛选有价值的问题线索35件。

“现在只要拿出手机扫个码,村里的工程项目、资产处置、集体经济收入等情况一目了然,账目清清楚楚,我们心里踏实多了。” 应城市洪河村村民张贵秀说道。

2024年以来,应城市纪委监委推行 “一村一赋码”,督促各村将集体 “三资” 基础信息在网上公开。群众只需轻松扫码,就能随时随地查看和监督村集体的资金使用、资产管理和资源配置情况。通过 “一物一编码”,将监管平台与资源权属、交易、合同等全量数据关联起来,实现对农村集体资源、资产的全流程、可视化、智慧化管理,让 “三资” 监管更加科学、高效。

“真没想到,同一处资产通过线上交易平台公开拍租,年租金一下子翻了好几倍。村集体收入增加了,村民们的积极性也更高了。” 应城市杨岭镇祝墩村支部书记刘应涛难掩兴奋之情。

为促进农村产权交易实现市场化、规范化、透明化运作,应城市纪委监委开设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平台。该平台与监管平台互联互通,从资产资源交易的网上申报、审批,到竞价、监控,实现全链条管理,让交易过程在阳光下运行。同时,通过统筹协调、统一谈判,成功下调中介机构服务费用,有效解决了过去分散交易流程不可控、成本高、不可持续的问题。截至目前,应城市在线交易已达120笔,发包出让最高溢价率明显提高,为村集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。

应城市纪委监委还坚持“办案”和“治理”一体发力,通过分析监督检查、信访办理、案件查办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,分别向行业主管部门、部分乡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4份,推动制定出台相关制度文件13个。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举一反三整改的同时,通过规范县级管理、镇级监督、村级实施三级责任网络,破解了“条块分割、职能交叉”的管理体制障碍,扎实做好规范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“后半篇文章”。

« 上一篇  |   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