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随笔】回望家父的烟酒
一晃家父已离开我5年了,每每回想家父在世相伴的岁月,总免不了提起家父的烟酒。记得小时候,家父抽烟定是遇上难事在想法子,喝酒定是遇上高兴的事。家父是家里的主心骨,家里有什么事,只要看看家父是在抽烟,还是在喝酒就可以判断。那时家父是村里的会计,经常为村里事精打细算,起早贪黑是家常便饭,很晚回家还空着肚子。有时母亲会生气地问:“怎么总是肚子饿了才知道回家?”家父喝着子女吃剩野菜羹笑着说:“我是公家的人,做点份内的事是应该的。”“怎么肚子没有交给公家呢?”母亲讥讽地问道。家父呵呵答道,肚子随我姓嘛。村里比较贫困,家里比较穷,为村上事和家里的事家父经常抽烟,喝酒倒很少,不过来了客人家父倒显得过分的热情,免不了要喝几樽。儿时的我非常希望家父能够多抽烟,因为一抽烟,村里的事、家里的坎也就过去,好日子来了。
九十年代初,我参军到了部队,与家父交流的机会很少。姐姐和妹妹都相继成家,各自忙自己的事,只是逢年过节姐姐、妹妹带些烟酒去看望父母。1997年我军校毕业,领到第一个月工资也学着姐妹就迫不及待在西安为家父买了2瓶西凤酒,想到家父定会高兴夸我孝顺。父子相见的时候,家父问我这酒包装这么好,送给谁呢?我说是孝敬你老人家的;家父皱起了眉头,责问道:“这酒一定很贵吧,是花自己的钱买的吗?”我点了点头,家父有点不高兴倒也没再说什么。
1999年10月,我参加完建国50周年国庆大阅兵后,就急着为家父在北京购买了两瓶“二锅头”酒和一条“大前门”香烟,想着家父操劳了一辈子,现在儿子我不在您身边也该我孝敬你一下。探亲的时候,当我把烟酒交给家父,家父先是一怔急着问道:“这些不会是别人送给你的吧?”我忙解释道,这是我自己买的孝敬您老的。家父又急着叮嘱我:“在部队当了官,可别忘了本,记着任何时候不要收别人的东西。”我使劲地点头。
2001年我从作战部队调至驻地军分区系统工作,我儿子出生了,当时住的是营区的廉租房,面积只有50平方米左右。为了帮助照顾孩子我把母亲接进了城,把家父留在农村老家。不知什么时候,我发现家父的烟抽得多了,酒也喝得凶了,家父的身体日渐瘦弱。我开始劝阻家父少抽烟少喝酒,最好戒掉,要注意身体,家父也变得不能接受,他说烟酒已变得离不开了,有时看到姐妹送的烟酒我倒犯了愁,不知道是劝说家父少抽点烟、少喝点酒,还是阻止姐妹再不要送烟酒。家父老了,子女不在身边,时常感到寂寞,一根烟点上,一盒烟就抽完,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酒。我也不再给家父买烟和酒,只是每月给老人家一点生活费。有一年春节,家父问我购房的事有没有计划,我说再聚攒点工资就开始买点房子,家父认真地对我讲:“以后每月就少给点生活费,我不抽烟了,记住自己的事得靠自己,千万不能花公家的钱”。我笑着答道:“您老放心,您不抽烟了,我更不会乱花钱的。”记得那年清明节,家父带着我上祖坟,同姓的长辈们都夸我家父好厉害,几十年的烟瘾说不抽就不抽了。家父面对故去的祖辈们,高兴的说,咱们家子女有出息了,请祖宗们安息!
2015年2月我离开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,组织上给了我一个区直单位纪检组长位置,上任前家父把我叫到身边,严肃地对我讲:“听说你要到地方任职,近些年有好多官员都忘了本出了问题,你可要注意,别像我爱喝两口,喝多了就容易犯迷糊的,我打算把酒也戒掉!”我没在意地点了点头。哪年春节,家父跟我解释:他曾努力地尝试过几次想彻底把酒戒掉,但还没有,不过过完节后就不再喝了。我没有接他的话,也没有理会他的意思。2017年3月7日,我参加区纪委组织的培训班学习,下午正在上课突然接到姐夫打来的电话,说家父生病了,我说先送他上医院,上完课后再回家看老人家,姐夫讲赶紧回家老人家恐怕不行了,等到我赶到医院后,家父已经走了。医院出示检查报告:长期过量饮酒,肝脏坏死。在我清理遗物时,发现我军校毕业那年买的两瓶西凤酒还存在家父的床头柜里。母亲告诉我那年从北京带回的烟酒,老头子舍不得,叫我拿去换了好多便宜的烟酒回来,留的这两瓶酒他只是经常看看在不在,长期喝一些低劣酒;春节后他说他不再喝酒了,没想到一不喝就走得这么快。我的眼泪一下流淌出来,出殡那天我把他舍不得喝的酒拿了一瓶随老人家入土,留下一瓶珍藏。每当我看到这瓶酒时,我就仿佛听到家父又在唠叨“不要忘本……”在教我如何做人。
回望25年军旅生涯、6年从事纪检工作,看到曾经辉煌过的战友和同事因违纪违法被查办,内心感到自己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,更离不开家父的言传身教,每每出现一点杂念,回望家父的烟酒,总忘不了家父严肃而及时的叮嘱:“不要忘本……”(孝南区纪委监委派出第一纪检监察组组长 胡易)
« 上一篇 | 下一篇 » |